芜湖市城市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城管局聚焦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一、聚焦法治化管理,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着力推进立法制规。一是修订《芜湖市城市管理条例》。为巩固深化打造“最干净城市”行动成果,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体制,健全长效机制,依照上位法,参考先发地区立法经验,通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立法听证、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对现行《芜湖市城市管理条例》进行修订,现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二是出台《芜湖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停放行为,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召开专家学者和行政相对人论证会,从技术规范、法治实务等多领域多角度进行严密论证,精细打磨,最终形成新的政府规章《芜湖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三是制定《芜湖市公园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管理水平,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公园管理行为,依据《城市绿化条例》《公园设计规范》,参照《合肥市公园条例》《苏州市公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芜湖市公园管理办法》,现已通过合法性审查。
(二)严格规范合法性审查。一是提升业务能力。依托长三角执法技能竞赛,加强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学习,从习近平法治思想到党纪党规,从民法到刑法,从行政执法通用法律知识到专业法律知识,不断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严格依法审查。会同法律顾问团队,加大对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等的审查力度。2024年以来共审核文件8份,审核合同、规划等42份,出具法律意见书50份。三是落实决策程序。严格按照法制审核有关规定,认真细致开展法制审核,并积极指导办案人员依法办案。
(三)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持续优化市本级30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完成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线上办事指南的配置。规范“信用中国”网站和政务一站通平台信用核查流程,2024年以来填报《信用承诺书履约情况记录表》10期,上报市七天双公示平台行政许可信息71批次,政务公开平台信息80批次。实现电子证照应用支撑数据实时全量归集,持续优化用水用气用电行政审批实施流程和办事指南,认真落实2024年度省市关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编制2024年度芜湖市城管系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结果均按要求公开。
二、聚焦精细化管理,持续完善人民城市功能
(一)推行便利化生活模式。推进便民停车行动。推动出台《芜湖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建车位”“我为群众让车位”“我为群众找车位”“我为群众找车位”四大行动,推行共享停车、实施错时停车、整治霸占车位、规范停车收费、设置“三心车位”等措施。加强摊点群规范设置。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范、实事求是、便民利民”的原则,合理设置便民规范摊点群,持续开展引摊入市工作。指导各县市区科学选址、合理设置夏季西瓜临时销售点。推进人民城市驿站建设。全年新建并开放人民城市驿站6座,全市累计建成开放42座,部分驿站引入“修配补”小微便民服务功能(修鞋、配钥匙、缝补、理发)。
(二)提升秩序化生活环境。创新开展“城市通病”治理工作。为打赢打好“最干净城市”收官之战,创新开展“城市通病”治理行动,分季度治理秩序病、卫生病、设施病三类10种“城市通病”,采取实地评分、群众问卷调查、网络评价等方式,对“城市通病”进行综合验收。实施背街巷整治提升改造。通过补齐设施短板、优化街巷功能、规范市容秩序、改善街巷环境等措施,着力改善背街小巷硬件设施和环境面貌。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监督,打造“随手拍”平台,接收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
(三)探索智慧化生活场景。搭建智慧平台。依托芜湖市“城市大脑”,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等行业应用系统,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推广智慧环卫。在鸠江区江南城区开展智慧环卫项目运营试点,通过配建环卫智能终端、车载视频终端设备和投放智能机器人作业设备,实现环卫保洁“歇人不歇岗、停人不停车”和机械化清扫全覆盖,探索出智慧环卫“芜湖模式”。
三、聚焦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城管队伍形象
(一)强化执法指导。常态化开展“执法大家谈”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科学选题,紧紧围绕基层执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定研讨主题,邀请法院、检察院以及司法专家到会指导,交流案例、互动教学。2024年共开展6期“执法大家谈”活动,针对2023年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案件移交办理流程、案件法制审核注意事项以及《芜湖市城市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进行讨论,从理论和实务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二)强化执法监督。积极与住建部门协调改革后案件移交机制,形成了移交时明确区域,跨层级执法协助,跨层级结案反馈等衔接方式,保障了行政执法质效。为确保移交案件办得了、办得对、办得好,会同市住建局以及原支队办案人员多次赴鸠江区、弋江区、镜湖区指导案件办理,协调鸠江区法院行政庭现场指导培训。通过案卷评查、执法大家谈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监督。采用“自查+互查+专家评查”的方式,开展了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并以工作提示单的形式将评查结果反馈至各单位。
(三)强化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将法治宣传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公园电子屏、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着重就国家安全、侵权责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公平竞争政策等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知识进行宣传。组织单位人员参加宪法知识测试、旁听庭审。加大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力度,把普法融入执法全过程,联合镜湖区城管局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会同镜湖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住交局,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进民企”物业企业法治座谈研讨活动。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完善顶层设计。推动《芜湖市城市管理条例》修订工作。配合做好审议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出台后,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通过定期内部评查、系统分析开展事后监督,提高监督效率。理顺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结合管罚分离、镇街赋权实际,调整权责清单,厘清管理职责,明确行业监管、线索移送、执法协助、结果反馈等环节操作方式。
(二)持续加强执法指导。持续加强执法指导。常态化开展“执法大家谈”活动,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住建领域案件办理、法律法规适用、调查询问技巧、文书规范制作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基层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三)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城市管理融入小区”工作机制,以小区为服务板块,聚焦联合执法进小区、规范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规范装修垃圾管理进小区、查处乱搭乱建进小区、查处毁绿损绿进小区、查处不文明养犬进小区,通过事前服务、事中管理、事后执法,及时治理各类城市乱象,最终实现“三到位、一提升”的工作目标。
(四)持续做好城管实事。开展摊点群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实现民生需求与市容秩序“双赢”。开展人民城市驿站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功能。开展城市会客厅整治提升行动,以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场站、文化设施为重点,打造“席地而坐”城市会客厅。背街巷整治提升行动,对设施老旧、破损的背街背巷,通过补齐设施短板、优化街巷功能、规范市容秩序、改善街巷环境等措施,达到“道路平、绿化美、侧石挺、衔接顺”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