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打造“最干净城市”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2-27 14:37信息来源: 芜湖市城管局阅读次数: 字体:【  

发布时间: 202312月27日  发布单位:芜湖市城管局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市新闻办 刘权胤    发布人:市城管局副局长 邵洁

市文明办副主任 韩正兵  市商务局市场建设与运行秩序科科长 许正宙  市住建局物业管理处副处长 滕春晖




各位新闻媒体大家好!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常委会确定的打造最干净城市目标任务,坚持把吸引群众参与作为工作主线,实行月测评、月帮扶、季约谈,先后组织开展了9期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140老不改问题,干净指数由78.34分上升到93.34分,群众通过我爱芜湖、我要干净、我来拍照平台累计举报11975件,举报投诉量由2022年月均1456件下降至2023年月均846(下降率41.89%“老不改”问题点位月均投诉总量由2022年的116.5降至2023年的10.8下降率90.70%),芜小园·口袋公园项目被住建部评为2023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芜湖市智慧环卫模式被住建部简报刊登并向全国推广运用打造最干净城市、整治老不改工作先后被省委信息刊登,城市生命线工作被省政府信息刊登,8个街道被评为最干净街道2023年目标任务已顺利完成。

一年来,我们累计清理地面油污1060处、更换防油垫301块,清理乱张贴小广告”2590立案查处渣土运输违法违规行为76拆除、维修760处广告店招设施,维修、更换169处通信箱,维修、改造177件健身器材、9处健身步道、8个多功能球类场地的体育设施,更换公交候车亭破损广告453块、修复缺亮设施206处、增设(更换)杆式站牌247现将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倾听群众呼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围绕功能短板抓提升。聚焦设施完好的目标,加快补齐市政设施建设管理短板,建成80座景观式遮阳(雨)棚(累计建成228座)完成赭山路、中江大道卡子口下穿、北京路等3条道路整治提升,打通赤铸山路、中江大道2处交通堵点,修复路桥衔接22处,完成弋江路高架桥下空间改造、临江桥桥身整治提升工程维修快慢车道约10.51万平方米、人行道约3.2万平方米、侧石约1.1万米,维修或更换井盖圈204座,灌缝约4.2万米,维修路灯6177盏次,维修养护亮化设施8841米,抢修线路故障479次,平均亮灯率99%以上。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累计成功预警处置燃气、排水、供水、桥梁风险2806起,全面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围绕品质弱项抓提升。大力推动大绿化建设,新增绿地面积155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36万平方米、绿道33公里,实施立体绿化32处、新增绿化面积6.67万平方米。完成北京东路、赤铸山西路林荫路建设,更换九华中路等8条市管道路573小老树。充分挖掘城市碎片空间,改造拆迁腾退地块、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和现有绿地,全市共建开放芜小园·口袋公园50座(累计开放100座),通过地喷、墙绘、楹联、门楣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示芜湖的历史文化及文化,融教于景、寓教于游,让群众游憩、锻炼有了好去处,在移步换景中润物无声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融入运动、音乐之美,推进国球进公园“音乐进公园”,通过在公园举办体育、音乐比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持续提升公园的使用率,先后举办神山音乐节、神山公园2023全球汽车生态博览会绿色骑行各类活动60余次,吸引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在内的国内外宾客共计12万余人。围绕活力不足抓提升。极促进城市夜经济繁荣发展,年共计公布老不改问题点位140处(含滚动整改21处),前三季未通过验收7处,验收通过率92.7%(第四季30处点位问题正在整改中,月底组织验收)。在前三季老不改问题清单中,列入了占道经营类问题77处,整治以来,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原则,主城区规范设置摊点群35处,吸纳摊贩1200余人,建立夜市摊点群五统一制度(统一划线定位、统一标牌标识、统一卫生保洁、统一经营时间、统一规范管理),推选摊群长”23名,实现摊主自治;我们在执法理念上由刚性转为柔性,在执法力度中体现执法温度,既降低了群众投诉率,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初步实现了既保障民生就业、又规范市容秩序的目标,逐步点亮夜市摊点经济活力,增添烟火气,擦亮干净城市惠民底色同时,我们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设置310处便民西瓜临时销售点,完成67件城管小事,积极利用城市公厕空闲资源,新开放10座人民城市驿站(累计开放35座),打造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让群众享受到公共空间焕发的新活力。

依靠群众力量,创新城市治理监督

一是开展您举报、我奖励动。优化爱芜湖、我要干净、我来拍照有奖举报平台系统登录、问题分类、问题上报等界面,提高市民举报问题的便捷度、精准度累计收到有效举报11975、处置11871件,整改率99.13%,奖励话费56055授予26名热心群众干净卫士称号二是开展您留言、我来办根据群众留言,我们发布亭台轩榭请您来命名活动,向群众征集全市城市公园内116座无名观景亭名称,共收到661名热心群众累计5083份亭名信息,通过专家评审群众投票确定亭名,让群众的文学巧思和情感寄托成为城市文化画卷的靓丽一角充分感受到留言真管用、真受益。三是开展办事、您监督动。邀请33位市民作为群众验收官监督整治老不改问题,把监督评价权交给群众,明确群众考核权重,验收老不改问题整改情况,让群众感受到监督有力、有用、有效;同时,以街道为单位开展实效考核,每月干净指数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评判,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约谈曝光。一年来,累计约谈街道10次。监督评价工作以来,我市干净指数稳步上升,城市公共空间有了变化。

三、紧盯群众诉求,实施城市难题专项整治

一是响应群众投诉专题组织展损绿毁绿专项执法检查1136次,发现毁绿损绿问题590处、面积36896平方米,已整改573处、面积36125平方米。二是呼应群众需求专项组织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专项执法检查2642次,劝导不文明养犬4187次,清查占用公共空间养犬492处,查处不文明养犬违法违规行为656起。三是回应群众留言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群众通过皖事通、大江资讯载体留言,以及12345热线投诉反映情况,先后组织开展了9期行动其中:7期专项行动为公共体育设施”“广告店招设施”“通信箱”“渣土运输整治与执法”“公交候车亭”“夏季地面油污清理”“‘小广告乱张贴清理整治1回头看行动为公共设施回头看专项行动,正在组织开展无障碍设施整治专项行动

四、突出服务为民,完善城市管理标准机制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在总结7个月打造最干净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制出台《最干净城市标准》《最干净城市工作标准,明确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13个方面80余条具体标准和要求同时,在整治老不改问题过程中,结合基层需要和群众需求,出台了《关于整治占道经营类老不改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严格摊点群收费防止增加困难群体负担工作的通知》,积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明确工作方向,提升打造工作内在动力。二是创新开展帮扶。为切实减轻基层街道负担,解决基层街道工作中存在的有责无权、看得见、管不着、干不了的问题,我们用最干净帮扶最不干净,创新建立一街一策帮扶机制,设立了两个清单制度,通过驻点帮扶、交叉帮扶、会诊帮扶、提级帮扶等工作机制,对每月干净指数测评排名末位的街道进行帮扶。目前,已完成10期帮扶行动,共派出帮扶人员55,问题整改率为99.58%,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突出志愿服务。发布志愿我先行共建干净城倡议书,中国好人高述红、小燕子幼儿园等55家志愿服务组织(团队)主动认领银湖中路等相关路段、公园,积极做好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劝导市民不文明行为等志愿服务工作,全市55个志愿服务队伍、单位共组织开展主题活动93场(次),全市10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万余场让打造最干净城市独角戏走向了大合唱

2024年是我市打造最干净城市的收官年,我们继续坚持把吸引群众参与作为工作的生命力,正向激励为主,聚焦公共区域,在组织实施十大洁净行动的基础上,创新打造四个品牌、聚焦实施五项行动、巩固深化六项机制高质量完成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围绕打造人民城市建设品牌,推动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提升,为建成省域副中心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