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让路灯管护更精准
路灯不亮、灯具损坏、亮度不足……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不仅能了解路灯的基本信息,还可进入报修界面,通过上传现场图片或补充文字描述报送故障情况。近年来,江西、重庆等地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为路灯安装“身份证”——灯杆标识牌,实现“一杆一定位”,有效提升城市照明质量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针对路灯检修难题,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秉持“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理念,为路灯安装灯杆标识牌。标识牌为醒目的黄底黑字,载明路灯所在路段名称、编号、管护责任单位、报修电话等信息。截至目前,黎川县京川大道、东方红大道、状元路、黎河大道等多条城区主干道上的2000余盏路灯已拥有专属“身份证”,城市照明设施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由于城市照明设施点多、线长、面广,长期的日晒风吹雨淋导致故障时有出现,如不及时维修会给群众夜间出行带来不便。有了灯杆标识牌后,群众如果发现路灯不亮或损坏的情况,可通过扫描牌上的二维码精准报修,管护人员能快速锁定路灯位置,及时进行反馈处理。这项举措一方面缩短了排查时间,有效提升了路灯管护人员的维修效率,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管护人员孔师傅说:“以前接到群众电话,上报故障只能圈出一个大致范围,定位不准,往往需要我们逐个排查,浪费时间,效率不高。有时候带错了灯具,还要往返仓库更换。现在路灯有了编号,实现故障一键定位,对群众、对我们而言都方便多了。”
摘自:《中国建设报》 苏鸢